-
谁了解如何设置构造柱
框架结构填充墙在丁字墙交接处没有规定必须设构造柱! 在砌体结构组合墙里 不适用框架填充墙,填充墙是在抗震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3.3.4-4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
-
门窗洞口构造柱如何设置?
你好,构造柱的设置比较复杂,1.一般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是必定设置的2.开大洞口(〉3.0米)的墙体中,洞口两侧应设置。3.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4.上人屋面的女儿墙。5.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6.其余的你参考一下抗震规范中的砌体部分。
-
构造柱拉结钢筋如何设置
关于构造柱拉结筋的问题答:按构造柱所处位置:拉结筋穿过柱。1、端构造柱,只有一边墙,一边要放2根拉结筋,上下间距500mm。2、角构造柱,是转角墙,两墙各要放2根拉结筋,上下间距500mm(2根拉结筋弯成直角)。3、中构造柱,两面有墙,两边边各放2根拉结筋,上下间距500mm(2根拉结筋通长)。4、构造柱三面有墙,三面各放2根拉结筋,上下间距500mm。砌墙砌马牙槎时,应该每50公分就得放拉结筋,问下是两边都要放2根拉结筋,还是只需要一边墙放2根拉结筋深入柱内?答: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注意现场砌筑易犯错:半砖墙只设1φ6拉结钢筋,而砌规定半砖墙要设2φ6拉结钢筋)2根拉结筋穿过柱。
-
门窗洞口构造柱如何设置?
大于等于2.1米的洞口需要设置构造柱构造柱设置位置一般不会设置在门窗洞口上的,一般的情况是;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4.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
弱弱的问下墙体如何设置构造柱
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构造柱设置:1、墙体转角、端部、丁字、十字、不同墙厚相交处均应设置。一般建筑主筋为三级钢12,箍筋为Φ6@250。我做过医院,箍筋为Φ8@250。不加密。2、墙长大于4m应在墙中设构造柱,也就是相邻两构造柱间距不得大于4m。3、门窗洞口应设构造柱(也有设置100乘以墙厚的抱框柱,要求不严格的可以裱小红砖)4、砌块墙压筋为两皮一压,200厚2Φ6,300厚3Φ6,和植筋或预
-
弱弱的问下墙体如何设置构造柱
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构造柱设置:1、墙体转角、端部、丁字、十字、不同墙厚相交处均应设置。一般建筑主筋为三级钢12,箍筋为Φ6@250。我做过医院,箍筋为Φ8@250。不加密。2、墙长大于4m应在墙中设构造柱,也就是相邻两构造柱间距不得大于4m。3、门窗洞口应设构造柱(也有设置100乘以墙厚的抱框柱,要求不严格的可以裱小红砖)4、砌块墙压筋为两皮一压,200厚2Φ6,300厚3Φ6,和植筋或预
-
弱弱的问下墙体如何设置构造柱
1 、当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2、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
-
门构造柱怎么设置?
你好,门窗大于等于2.1米的洞口需要设置构造柱。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
请问构造柱怎么设置?
一般按4步进行设置,如下: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具体还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定
-
构造柱间距怎么设置?
一般墙长不大于5米;墙体的自由端等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之间的距离貌似没有特别要求,都是根据墙体来设置
-
为什么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的设置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主要还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定
-
为什么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的设置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主要还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定
-
住房装修构造柱拆除
实在不相信,他是原设计的结构师楼主图片上所指,是剪力墙结构中填充墙的转角暨门洞边的构造柱,在没有见到楼面梁的情况下,楼主没有提供原设计的结施图!见到楼面梁的情况后,一多半也是“不可以”,任何回答会都是“不可以”,楼主去问最有发言权的人。我认为他第一个答案也应该是“不可以”
-
屋面女儿墙构造柱设置如何做?
压顶是起整体作用,而女儿墙是1.1米高,通常都要加。对是否必加,我不敢肯定,规范上有没有,我暂时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在一般房子都加了。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截面高100-150就可以了,配钢筋一般2根圆8,分布筋用圆6间距200就够了。是和圈梁的道理一样,所以女儿墙中还要设置梁上起柱或叫立柱(LZ),从下层梁或柱上做起来,也是加强整体性,对于花这点钱,总比女儿墙这非结构构件塌了伤人好吧,房子还是结实点好。多说一句,别说女儿墙,如果阳台栏板也是砖砌体,一样要做压顶。
-
屋面女儿墙构造柱设置如何做?
实际上不难1.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为:当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2.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也可在砖墙预留凹槽,将截齐的卷材端部压入预留凹槽内,并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得大于900mm,然后用密封材料将凹槽嵌填封严。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不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要做防水处理。3.卷材防水的泛水收头处采用金属盖板时,应在墙体的阴、阳角部位及盖板接头部位进行密封处理。泛水高度距成型屋面不小于250mm。4.出屋面的门下坎高出屋面不小于250mm,对此要求在结构施工时就应考虑,必要时和设计单位洽商进行设计变更。门向外开启,门坎向外放坡,防止水进入室内,防水应在门下口处进行有效的固定或密封处理。5.直出入口处防水层收头要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屋面水平出入口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6.卷材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沟外檐顶部,卷材的收头应用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7.高低跨有变形缝时,立墙交接处采取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8.屋面分隔缝的设置卷材屋面的整体保护层和板块保护层分隔缝的设置位置为:与女儿墙交接处,与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间和屋面水箱墙的交接处,与管道的交接处及建筑物开间的轴线处,凸出屋面的大型设备基础和柱子四周。水泥砂浆面层分格缝间距不应大于1m,细石砼面层分格缝间距不应大于3m,保护层采用地砖等块材镶贴时,分格缝间距一般为6m,缝宽20mm,缝内嵌入密封防水材料。9.分隔缝嵌缝密实、光滑、无毛刺,分隔缝两侧板块高低差符合规范要求。10.女儿墙内侧面墙面抹灰长度超过6m时,设分隔缝。屋面分隔缝和女儿墙分隔缝力求对缝。11.檐沟两侧,女儿墙根部要按要求留置分隔缝。出气孔墩四周要设置分隔缝
-
屋面女儿墙构造柱设置如何做?
这个应该没有规范明确说明间距多少吧,都是一些地方图集上的要求,这边的高层,超过800mm高女儿墙要做钢筋混凝土的,多层的女儿墙可以用砖做,一般要求“沿女儿墙周边须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000mm及半开间,屋面女儿墙墙顶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
-
屋面女儿墙构造柱设置如何做?
这个应该没有规范明确说明间距多少吧,都是一些地方图集上的要求,这边的高层,超过800mm高女儿墙要做钢筋混凝土的,多层的女儿墙可以用砖做,一般要求“沿女儿墙周边须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000mm及半开间,屋面女儿墙墙顶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
-
框架结构中构造柱怎么设置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构造柱的设置: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主要还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定
-
请问构造柱间距怎么设置?
砖基础中有地圈梁的,构造柱的钢筋要锚入地圈梁弯折90°平段250mm长;无地圈梁的,构造柱底标高应低于室外地面以下500mm。砌砖基础先退后进。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1.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1.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1.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2构造柱的构造2.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2.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2.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2.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础圈梁内。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
-
构造柱设计要求谁清楚?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