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道设计规范是什么?
你好,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2)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3)试验用压力表已校验,并在周检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2块.4)符合压力试验要求的液体或气体已经备齐.5)按试验的要求,管道已经固定.6)对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及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管道,在压力试验前,下列*已经建设单位复查:A、管道组成件的质量证明书;B、管道组成件的检验或试验记录;C、管子*记录;D、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记录;E、设计修改及材料代用文件.7)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开.8)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板及仪表元件等已经拆下或加以隔离.9)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交底.2.水压试验的程序、步骤、方法
-
商场设计规范是什么
主要注意消防,其他就是设计图纸要规范,一般装修公司资质要二级以上。其他就没什么重要的了
-
住宅设计规范是什么?
住宅设计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
住宅设计规范是什么?
住宅设计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
住宅设计规范是什么?
住宅设计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
商场设计规范是什么
主要注意消防,其他就是设计图纸要规范,一般装修公司资质要二级以上。其他就没什么重要的了
-
内行的人说说多功能厅疏散设计规范有哪些?
一个完整的多功能报告厅一般具有报告、新闻发布、小型文艺演出等功能;系统配备有:扩声系统、显示系统、会议系统(含表决、同传)、网络系统、可视远程会议(教育)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信号交换系统、灯光系统(满足小型演出、会议专用照明、摄像色温和照度等多模式要求)。下面主要讨论扩声的声场设计和系统的实现方式。 扩声系统设计要求 与所有扩声系统设计要求一样,它需具备:良好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符合国家相关的声场标准、声像一致、良好的音质和音色。特别在高级报告厅里,声像一致和良好的音色非常重要。 扩声系统设计 中央声道(主要用于语言扩声)扬声器按常规设计,全场覆盖,可安装在声桥中央;左右两边各安装一只拉声像扬声器作为辅助扩声用(小音量);左右双声道的音箱可安装在台口声桥的左右两端,可全场覆盖,拉声像扬声器可与中央声道的拉声像扬声器兼用(或作为前场左右主扩声音箱),这样就组成了3通道的扬声器扩声模式。
-
多功能衣帽间怎么设计?
因为我也不是很专业的装修人员,我就和楼主稍微的说说吧。
我觉得多功能衣帽间里镜子是必不可少的,是在衣柜的侧面或者是里面贴一面更衣镜哦,还有就是要预留出比较多的挂衣空间,现在有些衣服是不能折放的呢,我喜欢的抽屉面是玻璃的,现在玻璃抽屉面也是蛮流行的,这种抽屉柜不仅更加的漂亮了而且也可以明显的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东西,更加方便的拿取衣物。以上就是我要和楼主说的衣帽间装修的细节点,都是我装修积攒的经验哦,希望楼主有用吧。
-
住宅厨房设计规范有哪些?
厨房设计原则规范:
1、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基本炊事家务活动的需求。
2、满足储物空间。
3、满足厨房家具、设备的安装空间。
4、操作流程布置应符合“省力工作三角区”。
5、厨房交通道应尽量避开工作三角区,使作业线少受干扰。
-
求问格栅设计规范是什么?
你好,酒店建筑设计规范有哪些?酒店建筑设计规范是什么酒店建筑设计规范的详细内容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建议大家浏览相关政府网站,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资料,以下是北京绿维创景对于酒店建筑设计规范的认识:绿维创景在酒店投资前期,可以提供持续顾问服务:包括选址、全案策划、投资分析模型与分析报告、管理模式选择与管理公司选择的决策咨询、修建性规划、概念性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室内装饰方案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艺术监理、开业营销策划等。目前,绿维创景已完成《会都模式专题研究》、《度假酒店专题研究》、《酒店策划方法论》、《酒店设计与娱乐游乐模式创新》等大量研究报告,并积累了一批策划与设计案例。绿维创景网站上也总结了一些建筑设计规范,包括图纸会审管理工作程序、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商店建筑规范等等。更多关于酒店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您还可以关注《度假酒店设计特色化手法初探》。
-
pcb设计规范是什么
首先你要知道这些规则包括哪些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规则的作用比方说,规则里面限定了走线与走线之间的安全间距密集引脚的芯片,你可以设置8mil,DIP封装的走线间距可以宽一点20mil这些规则设定之后,你在布线的时候,他就会自动留出这个安全间距如果你违背了这些规则,他就会报警,提示你修改。规则还包括很多比方说过孔,默认是1.27的外径,0.7左右的内径。这样一个过孔有点偏大你可以将过孔设置小一点但是如果过小的话,PCB加工工艺我接触到的最小内径是0.2,外径0.6综上,这些规则主要是为了方便你布线或者布局时候防止出现错误。跟PCB工艺发展关系不大。
-
消防天窗设计规范是什么
消防排烟天窗求消防排烟天窗在汽车站建筑中应用??天窗是汽车站建筑中常见的开窗形式。天窗不但能采光通风,而且能够在发生火灾时,起到排烟功能。消防排烟天窗工作原理:利用烟雾传感器探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指令驱动电机工作,从而打开窗户;同时,由于热气及烟雾上升的物理性能,以及空气的负...求电动消防排烟天窗在生态酒店等建筑的应用??电动消防排烟天窗的适用范围有现代厂房、大型超市商场、生态酒店等建筑用以通风散热、排烟排尘为主的建筑。电动消防排烟天窗工作原理是利用烟雾传感器探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指令驱动电机工作,从而打开窗户;同时,由于热气及烟雾上升的物理性能...求电动窗 电动天窗 电动排烟窗 电动消防排烟窗 消防排烟窗?现代建筑在消防方面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高空开窗,电动排烟通风窗为此而生。平时可以作为通风窗使用,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在火灾发生等突发情况下,可以自动开启排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身的伤害及财产的损失。 排烟通风窗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烟雾...求农贸市场建筑排烟天窗工作原理??农贸市场建筑排烟天窗工作原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炙热气体,聚集在建筑空间的顶部形成烟雾,短时间内越积越厚,迅速在整个建筑空间蔓延直至完全充满。建筑物如果配置自然排烟排热窗控系统,中央控制箱接受消防信号迅速开启建筑物上部的窗户排出烟雾...求商场建筑排烟天窗电动开窗器??排烟天窗工作原理: 当消防排烟控制系统收到消防火警讯号后,即刻命令开窗机运行,打开开启窗 ,排出烟雾,协助逃生。这种排烟天窗适用于现代厂房、超市、商场、等工民用建筑采光、通风散热、排烟排尘;电动排烟天窗还可以于机场、火车站、公共汽车站...请介绍一下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自然排烟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什么是防火设计规范?自然排烟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闪室...请介绍一下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自然排烟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什么是防火设计规范?自然排烟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闪室...请介绍一下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规定%。 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 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
-
城市住宅设计规范是什么
1 总则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1.0. 3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代号2.0.2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 000-15 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0.7 道路用地(R03)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2.0.12 公共绿地(R0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离开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2.0.13 配建设施与人口规模或与住宅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部的总称。2.0.27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2.0.29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的比值表示。2.0.30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2.0.31 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2.0.32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2.0.32a 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车的停车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2.0.32b 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2.0.33 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3 用地与建筑3.0.2 居住区用地构成中,各项用地面积和所占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3.0.2.1 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5条的要求。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的用地应为构成居住区用地平衡的用地应为构成居住区用地的四项用地,其它用地不参与平衡;3.0.2.2 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标。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4.0.1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窨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4.0.1.1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4.0.1.2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4.0.1.3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4.0.1.4(取消该款)4.0.2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4.0.2.1 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0.2.2 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嗓场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4.0.2.3 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及美化环境;4.0.2.4 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4.0.2.5 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4.0.3 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4.0.4 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其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环境风貌。5 住宅5.0.1 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窨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5.0. 1a 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5.0.2 住宅间距民,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5.0.2.1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一定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2)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3)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5.0.2.2 正面间距可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数控制。5.0.2.3 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5.0.3 住宅布置,就符合下列规定:5.0.3.1 选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布置住宅,其布置应合理紧凑;5.0.3.2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5.0.3.3 在Ⅰ、Ⅱ、Ⅲ、Ⅳ、Ⅶ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 、防寒、保温与防风沙的侵袭;在Ⅲ、Ⅳ建筑气候区,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5.0.3.4 在丘陵和山区,除考虑住宅布置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外,尚应重视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对住宅建筑防寒、保温或自然通风的影响;5.0.3.5老年人居住建筑宜靠近相关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5.0.4 住宅的设计标准,应任命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5.0.5 住宅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5.0.5.1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5.0.5.2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当住宅分层入口时,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计算。5.0.6 住宅净密度,应符合下列规定:5.0.6.1 住宅建筑净密度的最在值不应超过一定的规定。5.0.6.2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的最大值不应超过一定的规定。6 公共服务设施6.0.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类设施。6.0.3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6条规定。配建指标,应以表6.0.3规定的千人总指标和分类指标控制,并应遵循下列原则:6.0.3.1各地应按表6.0.3中规定所确定的本规范附录A第A.0.6条中有关项目及其具体指控制;6.0.3.2 本规范附录A第A.0.6条和表6.0.3在使用时可根据规划布局开式和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建项目进行合理的归并、调整,但不应少于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千人总指标;6.0.3.3 当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界于组团和小区之间或小区和居住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配建的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及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条件,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关指标;6.0.3.4(取消)6.0.3.5(取消)6.0.3.6 旧区改建和城市边缘的居住区,其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可酌情增减,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6.0.3.7 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国家人防部门的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应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统筹安排。将居住区使用部分的面积,按其使用性质纳入配套公建。6.0.3.8 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设置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7条的规定。对其中的服务内容可酌情选用。6.0.4 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6.0.4.1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6.0.4.2 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6.0.4.3 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6.0.4.4 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应考虑发展需要。6.0.5 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必须相应配建公共停四场(库),并就符合下列规定:6.0.5.1 配建公共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控制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6.0.5.2 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并宜采用地下或多层车库。7 绿地7.0.1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上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7.0.2 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7.0.2.1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展垂直绿化;7.0.2.2 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宅间绿地面积计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有关规定;7.0.2.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7.0.3 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7.0.4 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和其它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7.0.4.1 中心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符合表7.0.4-1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视具体条件选用;(2) 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3)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4)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经常篱或其它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其中院落式组团绿地的设置还应同时满足表7.0.4-2中的各项要求,其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有关规定;7.0.4.2 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和本条文第1款(2)、(3)、(4)项及第(5)项中的日照环境要求 ;7.0.4.3 公共绿地的位置和规模,应根据规划用地周围的城市级公共绿地的布局综合确定。7.0.5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8 道 路8.0.1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8.0.1.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8.0.1.2 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8.0.1.3 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8.0.1.4 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组阁,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8.0.1.5 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8.0.1.6 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8.0.1.7 城市旧城区改造,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各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8.0.1.8 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8.0.1.9 (取消)8.0.2 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8.0.2.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8.0.2.2 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8.0.2.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
-
油烟净化设计规范是什么?
排除率就是指机器能排除的油烟量占产生总油烟量的百分比 越高越好净化率就是 油烟经过过滤后的油烟浓度降低百分比 此值也是 越高越好标准就看铭牌 教你如何看序号——检测分类————————检测时间——检测结果———部分检测单位01———甲醛净化效率——————1 小时————99.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2———游离甲醛去除率—————24小时————91.6%———*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03———*去除率————————24小时————88.9%———*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04———氨去除率————————24小时————90.5%———*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05———TVOC去除率———————24小时————87.6%———*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0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率—5小时————99.99%———*建筑材料工业环境监测中心07———对大肠杆菌*率————5小时————99.99%———*建筑材料工业环境监测中心08———毒性实验检测——————14 天———实际无毒级——中国*解放**事*学科学院
-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是什么?
屋面排水形式:①材料找坡,材料找坡适用于坡度为5%以内,跨度不大的平屋顶。②结构找坡。 屋顶排水方式。①无组织排水,②有组织排水,使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沟中,经过水落口排至水落斗,再经过水落管排到室外。最后排往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有组织排水常用方案,檐沟外排水、女儿墙排水、内排水。
-
建筑设计规范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能帮您解答! 由*或立法机关颁布的对新建建筑物所作的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和体例一般分行政实施部分和技术要求部分。行政实施部分规定建筑主管部门的职权,设计审查和施工、使用许可证的颁发,争议、上诉和仲裁等内容。 技术要求部分主要包括:建筑物按用途和构造的分类分级;各类(级)建筑物的允许使用负荷、建筑面积、高度和层数的限制等;防火和疏散,有关建筑构造的要求;结构、材料、供暖、通风、照明、给水排水、消防、电梯、通信、动力等的基本要求(这些部分通常另有专业规范);某些特殊和专门的规定等。有些*的大城市还制定与建筑设计规范平行的火*区域规范和分区规范。前者规定市区由于防火要求不同而对区内建筑物提出的技术要求,后者规定不同区域内的建筑功能类型以及对建筑物高度等的限制。希望能帮到您!
-
建筑窗户设计规范是什么
窗户设计规范是:1.在满足房间通风要求及玻璃的可擦性的前提下,开启扇要尽量少设置,少设置开启会带来成本降低、气密、水密及保温性能提高、门窗大视野及通透性提高。2.门窗分格的设计也要与整体建筑立面相协调,同一层的门窗高度分格须对应,同一立面位置的门窗宽度分格须对应,以提高门窗及建筑的里面效果。3.门窗开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开启位置周围房间结构及家俱的布局。要向墙的一侧开启,开启扇要对应门口,以使通风顺
-
厂房设计规范是什么
一般这种工装的话很多和家装都一样的,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一些防火和疏通人流的通道设计和照明等!!
-
宿舍阳台设计规范是什么
阳台: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阳台是建筑物室内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鲜空气、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场所,其设计需要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原则。阳台是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鲜空气,进行户外锻炼、观赏、纳凉、晾晒衣物的场所。阳台一般有悬挑式、嵌入式、转角式三类。阳台不仅是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鲜空气、进行户外锻炼、观赏、纳凉、晾晒衣物的场所。如果布置得好,还可以变成宜人的小花园,使人足不出户
-
浙江住宅设计规范是什么?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为:1层~3层为低层住宅;4层~6层为多层住宅;7层~10层为中高层住宅(也称小高层住宅);11层~30层为高层住宅;30层(不包括30层)以上为超高层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