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  [切换]
一站式装修设计平台,为您提供优质装修服务!
设计456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装修问答

>

家装电气规范

监理

家装电气规范

  • 工业电气安装规范是什么?验收规范有哪些?
    电气安装施工规范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已有 2 个回答 07-23 10:44
  • 工业电气安装规范是什么?验收规范有哪些?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已有 2 个回答 09-02 11:06
  • 工业电气安装规范是什么?验收规范有哪些?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已有 2 个回答 09-02 10:30
  • 工业电气安装规范是什么验收规范有哪些
    电气安装施工规范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已有 1 个回答 09-19 04:48
  • 谁清楚民用电气安装规范?
    以下是具体的安装规范,希望能帮到你1.灯具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当灯具表面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2.在变电所内,高压、低压配电设备及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 3.室外安装的灯具,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m;当在墙上安装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m 4.螺口灯头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5.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6.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应有破损和漏电. 7.对带开关的灯头,开关手柄不应有裸露的金属部分. 8.对装有白炽灯泡的吸顶灯具,灯泡不应紧贴灯罩;当灯泡与绝缘台之间的距离小于5mm时,灯泡与绝缘台之间应采取隔热措施 9.灯具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钢管作灯具的吊杆时,钢管内径不应小于10mm;钢管壁厚度不应小于1.5mm. 2吊链灯具的灯线不应受拉力,灯线应与吊链编叉在一起. 3软线吊灯的软线两端应作保护扣;两端芯线应搪锡. 4同一室内或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mm.
    已有 2 个回答 06-29 10:03
  • 室内电气照明设计规范谁了解?
    规范如下:1.布局照明布局形式分为三种,即基础照明(环境照明),重点照明,装饰照明以及应急照明。在办公场所一般采用基础照明,而家居和一些服饰店等场所则会采用一些三者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具体照明方式视场景而定。2.照度在平时做照度计算时,如果我们已知利用系数“CU”,则可以方便的利用一个经验公式进行快速计算,求出我们想要的室内工作面的平均照度值。我们通常把这种计算方法称为“利用系数法求平均照度”,也叫流明系数法。照度计算有粗略地计算和精确地计算2种。例如,假设像住宅那样整体照度应该在100勒克斯(lx)的情况,而即使是90勒克斯(lx)也不会对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道路照明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假设路面照度必须在20勒克斯(lx)的情况下,如果是18勒克斯(lx)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商店也是一样,例如,商店的整体最佳照度是500勒克斯(lx) ,由于用600勒克斯(lx)的照度,所以,照明灯具数量和电量就会增加,并在经济上造成影响。无论是哪一种照度计算都是重要的。虽然只是粗略地估算,也会有20%-30%的误差。所以建议在一般情况下最好采用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精确模拟计算,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有时我们由于情况特殊或场地条件所限,而不能采用照明软件模拟计算时,在计算地板、桌面、作业台面平均照度可以用下列基本公式进行,略估算出灯具:照度(勒克斯lx)
    已有 5 个回答 07-10 08:21
  • 室内电气照明设计规范谁了解?
    规范如下:1.布局照明布局形式分为三种,即基础照明(环境照明),重点照明,装饰照明以及应急照明。在办公场所一般采用基础照明,而家居和一些服饰店等场所则会采用一些三者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具体照明方式视场景而定。2.照度在平时做照度计算时,如果我们已知利用系数“CU”,则可以方便的利用一个经验公式进行快速计算,求出我们想要的室内工作面的平均照度值。我们通常把这种计算方法称为“利用系数法求平均照度”,也叫流明系数法。照度计算有粗略地计算和精确地计算2种。例如,假设像住宅那样整体照度应该在100勒克斯(lx)的情况,而即使是90勒克斯(lx)也不会对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道路照明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假设路面照度必须在20勒克斯(lx)的情况下,如果是18勒克斯(lx)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商店也是一样,例如,商店的整体最佳照度是500勒克斯(lx) ,由于用600勒克斯(lx)的照度,所以,照明灯具数量和电量就会增加,并在经济上造成影响。无论是哪一种照度计算都是重要的。虽然只是粗略地估算,也会有20%-30%的误差。所以建议在一般情况下最好采用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精确模拟计算,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有时我们由于情况特殊或场地条件所限,而不能采用照明软件模拟计算时,在计算地板、桌面、作业台面平均照度可以用下列基本公式进行,略估算出灯具:照度(勒克斯lx)
    已有 5 个回答 07-10 08:22
  • 请问电气安装电缆规范是什么?
    你好,电力电缆线路试验安全措施:1、电力电缆试验要拆除接地线时,应征得工作许可人的许可(根据调度员指令装设的接地线,应征得调度员的许可),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2、电缆耐压试验前,加压端应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人员误入试验场所。另一端应挂上警告牌。如另一端是上杆的或是锯断电缆处,应派人看守。3、电缆的试验过程中,更换试验引线时,应先对设备充分放电,作业人员应戴好绝缘手套。4、电缆耐压试验分相进行时,另两相电缆应接地。5、电缆试验结束,应对被试电缆进行充分放电,并在被试电缆上加装临时接地线,待电缆尾线接通后才可拆除。 6、电缆故障声测定点时,禁止直接用手触摸电缆外皮或冒烟小洞,以免触电。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谢谢。
    已有 3 个回答 07-10 08:54
  • 室内电气照明设计规范谁了解?
    10电气照明一、本章内容与原版本相比主要的修改1删除了原版本中照度计算一节。2增加了建筑景观照明一节。二、&nb
    已有 1 个回答 09-29 10:22
  • 锅炉电气安装有什么规范
    ①安装室内锅炉时,其配电方式以放射式为主,有数台锅炉时宜按锅炉分组配电。   ②锅炉电力线路应采用金属。
    已有 6 个回答 08-01 05:08
  • 室内电气照明设计规范谁了解?
    10      电气照明      一、本章内容与原版本相比主要的修改      1删除了原版本中照度计算一节。   2增加了建筑景观照明一节。      二   、               本章主要内容      1照明质量      2照明方式与种类   3照明光源与灯具   4照度水平   5照明节能   6照明供电      7各类建筑照明设计要求   8建筑景观照明      10.1      一般规定      10.1.1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通过对光源、灯具的选择和配置,使工作区或空间具备合理的照度、显色性和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      10.1.2      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并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采用高光效光源、灯具与追求照明效果的关系,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与采用高性能标准光源、灯具等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      10.1.3      在进行电气照明设计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
    已有 6 个回答 08-07 02:57
  • 锅炉电气安装有什么规范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279-90《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已有 1 个回答 09-07 10:53
  • 室内电气照明设计规范谁了解?
    规范如下:1.布局照明布局形式分为三种,即基础照明(环境照明),重点照明,装饰照明以及应急照明。在办公场所一般采用基础照明,而家居和一些服饰店等场所则会采用一些三者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具体照明方式视场景而定。2.照度在平时做照度计算时,如果我们已知利用系数“CU”,则可以方便的利用一个经验公式进行快速计算,求出我们想要的室内工作面的平均照度值。我们通常把这种计算方法称为“利用系数法求平均照度”,也叫
    已有 1 个回答 09-08 11:33
  • 卫生间电气设计规范是怎样的?电气路线怎么设计?
    你好,现在很多的人在装修自己的新房时喜欢自己设计电气路线,但是,在电气路线的设计上不是你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国家是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一切的电气路线设计都要按照这个规范来,不能够随意的设计线路。有些业主在设计电路时候,为了方便或者是美观,往往不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来走线。虽然达到了美观和方便,但是,存在的安全隐患却是很大的。有的朋友会发现,凭自己的喜好来设计电气路线,在线走好以后才发现,有的电灯不亮,有的管道不通。这就变相的造成了你的装修成本,同时还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问题。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包含了供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和高压电器的选择、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以及电气测压、自备应急电源、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系统设计、电线、母线的选择、建筑照明、防雷和电子系统的防雷措施、信息网络系统等等一系列的民用电气设计。电源插座的安装位置应考虑用电设备的使用方便。住宅内电源插座宜暗装,一般插座、柜式空调器插座底边距地0.3m,壁挂式空调器插座、抽油烟机插座、电热水器插座底边距地不低于1.8m。电源插座底边距地低于1.8m时应选用安全型插座。灯具的选择视具体房间的功能而定,宜采用直接照明和开启式灯具,并宜选用节能型灯具。卫生间、浴室等潮湿且易污场所宜采用防潮且易清理的灯具。电气线路不仅要美观和方便,最重要的是要安全,有了安全才有温馨的家居生活。
    已有 5 个回答 07-23 03:17
  • 卫生间电气设计规范是怎样的?电气路线怎么设计?
    (1)建筑电气设计验收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2)智能化设计验收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入侵报警系
    已有 3 个回答 08-28 03:15
  • 防爆电气设备验收规范有哪些?
    防爆电气设备验收规范:1、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组别与使用环境条件相符,才能保证安全,按新防爆电气设备产品标准的规定,对为保证安全,指明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和低冲击能量的电气设备在防爆合格证编号后加有特殊标志“X”,此外为指定环境条件而设计的产品在产品型号后缀有规定的符号,如*环境用产品——W;湿热带环境用产品——TH;中等防腐环境用产品——FI等标志。安装时需要注意。2、按现行*标准《*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1—83)的规定,防爆电气产品获得防爆合格证后才可生产,防爆合格证号是设备的防爆性能经过*指定的检验单位检验认可的证明。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级别、组别和外壳上“EX”标志是防爆电气设备的重要特征,安装前需要首先查明。3、支架的固定,可采用预埋、膨胀螺栓、尼龙塞、塑料塞以及焊接法,在具体工程施工安装时,可参照《防爆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图集》的规定,但要求固定应牢固。为防止降低钢结构的强度,采用焊接法固*,应施行点焊。4、电气设备接线盒内部紧固后,若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过小,容易产生电弧和火花放电引起事故,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确保安全,防止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需进行检查。据某化工厂反映,多年电气事故统计表明,事故多半是发生在电气设备接线盒内的。附录A中所列数值,是按1993年新的*标准和国际标准而规定的,增加了低电压时的数值,并废止了低等绝缘材料的应用,只限用前三种耐泄痕性能较好的材料。5、为了安全,电缆或导线引入设备后,应连接可靠,并密封良好。根据生产和使用的方便,有些产品设有多个进线口,但为了保持防爆性能或防水防尘能力而将多余的进线口密封。6、电气设备允许最高表面温度,根据其使用环境,现行设备*产品*标准已将其修改为6组,其中增安型和无火花型设备还包括设备内部的最高温度。7、塑料制品种类很多,其中有些塑料不耐溶剂侵蚀,故推荐使用家用洗涤剂清洗。8、*危险环境装设事故排风机,及时通风降低*性气体浓度,是防止*的重要保证和主要措施,为在事故情况下便于及时开动排风机,要求在现场的排风机按钮要安装在便于*作的地方,并要醒目和*作方便。9、因为灯具的种类、型号和功率的变动和互换可改变其发热状态,所以强调灯具要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变更。旋转光源灯泡时,应旋紧,不得松动,以防止产生火花和接触不良而发生过热现象。灯罩应按要求装好并将螺栓紧固,以往曾发生在更换灯泡后,不将灯罩重新装好的现象,故在此特别强调,应引起重视。
    已有 3 个回答 07-29 08:06
  • 电气安装设计规范谁那里有
    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第8.6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8.6.1一般规定8.6.1.1低压配电线路应根据不同故障类别和具体工程要求装设下列保护:(1)短路保护;(2)过负荷保护;(3)接地故障保护;(4)中性线断线故障保护。8.6.1.2配电线路上下级保护电器的动作应具有选择性,各级间应能协调配合。当有困难时,对于非重要负荷除第一、二级之间具有选择性动作外,其他可无选择性动作。8.6.1.3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应与配电系统的特征和接地型式相适应。8.6.1.4对电动机等用电设备配电线路的保护,除符合本章要求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第10章的有关规定。8.6.1.5低压配电线路的过电流应由一个或多个电器保护,用以在发生过负荷或短路时能自动切断供电。8.6.2短路保护8.6.2.1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短路保护电器应在短路电流使导体及其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及机械应力造成危害之前切断短路电流。8.6.2.2短路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应能切断安装处的最大预期短路电流。8.6.2.3对持续时间不超过5s的短路,绝缘导体的热稳定应以下式进行校验:8.6.2.4在线芯截面减小或分支处,以及因导体类型、敷设方式或环境条件改变而导致载流量减小的线路,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且越级切断线路不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允许不装设短路保护:(1)上一级线路的保护电器已能有效地保护的线路。(2)电源侧装有额定电流不大于20A的保护电器所保护的线路。(3)电源侧装有短路保护电器的架空配电线路。(4)符合本章第8.6.6.2款和第8.6.6.3款规定的线路。8.6.2.5具备以下条件时,可不按分断能力选择保护电器,对于非重要负载在电源侧已装有能满足本章第8.6.2.2款要求的其他保护电器,则允许负载侧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小于预期的最大短路电流。但两个保护电器特性的配合,应使短路时通过的能量不致造成负荷侧保护电器和导线的损坏(包括机械应力和电弧造成保护电器的损坏)。8.6.2.6为使低压断路器可靠工作,应按公式8.6.2.6校验其灵敏度:8.6.3过负荷保护8.6.3.1配电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使保护电器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端子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8.6.3.2下列配电线路可不装设过负荷保护:(1)符合本章第8.6.2.4款规定的线路,如电源侧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已能有效地保护该段线路,且越级切断线路不致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供电中断。(2)不可能增加负荷从而导致过负荷的线路。(3)由于电源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发生过负荷的线路。8.6.3.3过负荷保护宜采用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其分断能力可低于保护电器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但应能承受通过的短路能量。8.6.3.4过负荷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以下二式要求:8.6.3.5对于突然断电会导致比因过负荷而造成的损失更大的配电线路,不应装设切断电路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如消防水泵的供电线路等),但应装设过负荷报*电器。8.6.3.6当采用同一保护电器作多根并联导体组成的线路的过负荷保护时,该线路允许的持续载流量为多根并联导体的允许持续载流量之和,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导体的型号、截面、长度和敷设方式均相同;(2)线路全长内无分支引出线;(3)线路的布置使各并联导体的负荷电流基本相等。8.6.3.7对于多个低压断路器同时装入密闭箱体内的过负荷保护,应根据环境温度、散热条件及断路器的数量、特性等因素,考虑降容系数。8.6.3.8过负荷保护电器的整定电流应保证在出现正常的短时尖峰负荷电流(如用电设备起动)时,保护电器不应切断线路供电。8.6.4接地故障保护8.6.4.1为防止人身间接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而采取的接地故障保护措施,除正确地选用和整定配电线路的保护电器,使其可靠地切断故障线路外,还应正确地协调和配合下列因素:(1)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2)电气设备防触电保护等级和使用特点;(3)导体截面;(4)环境影响。8.6.4.2除本章第8.6.4.1款规定的接地故障保护外,下列措施也可用于防止人身间接触电:(1)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即Ⅱ级设备)。(2)采取电气隔离措施。(3)采用安全超低压供电。(4)将电气设备安装在非导电场所内。8.6.4.3第8.6.4条规定涉及的电气设备,按防触电保护分级均为Ⅰ级电气设备,且此类设备所在环境均指正常环境,在此环境内人身触电安全电压极限值为50V。切断接地故障的时间极限值应根据系统接地型式和电气设备使用情况而定,分别见以下各有关条款的规定,但其最大值不宜超过5s。8.6.4.4为减小人体接触电压,在采取接地故障保护措施时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当仅做总等电位联结不能满足间接接触保护的条件时,还应采取辅助等电位联结。除本规范第14章规定的等电位联结内容之外,总等电位联结还应包括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辅助等电位联结还应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平房地板。总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做法见本规范第14章有关规定。8.6.4.5位于总等电位联结作用区以外的TN、TT系统的配电线路应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并应符合第8.6.4.20款和第8.6.4.12款的规定。8.6.4.6在TN接地型式的配电线路中,其接地故障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要求:8.6.4.7相线对地标称电压为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其切断故障线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电干线和只供给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末级配电线路不应大于5s。(2)供电给手握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末级配电线路不应大于0.4s。8.6.4.8当对第8.6.4.4款所述的基础和地板难以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时,则该场所内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第8.6.4.7款之(2)所述配电线路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2)当同时具有第8.6.4.7款两种线路时,除对(2)所述线路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外,对(1)所述线路如同时满足下列二式有困难时,则按第8.6.4.20款(2)要求采取保护措施。8.6.4.9在TN系统配电线路中,接地故障保护宜采用下列方式:(1)当过电流保护能满足本章第8.6.4.7款要求时,宜采用过电流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2)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如过电流保护不能满足第8.6.4.7款要求,而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时,宜采用零序电流保护。此时,保护整定值应大于配电线路最大不平衡电流。(3)当上述(1)、(2)项的保护均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漏电电流保护。漏电电流保护的接线应符合第8.6.4.20款的规定。8.6.4.10TT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应符合下式要求:8.6.4.11TT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宜采用漏电电流保护方式。只有在满足第8.6.4.10款的要求时,反时限特性和瞬时动作特性的过电流保护方可采用。8.6.4.12TT系统配电线路采用多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时,不宜超过三级。其电源侧漏电保护电器动作可返回时间应大于负荷侧漏电保护电器的全分断时间,但电源侧保护电器最大分断时间不宜超过1s。8.6.4.13TT系统配电线路内由同一接地故障保护电器保护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用PE线连接至共用的接地极上。当有多级保护时,各级宜有各自的接地极。8.6.4.14IT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应满足下式要求:8.6.4.15IT系统配电线路的相线与外露可导电部分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可不自动切断供电,但应采用绝缘监视电器进行声光报*,第一次接地故障应在切实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排除。8.6.4.16IT系统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可采用共同的接地极,也可采用个别的或成组的单独接地极。如外露可导电部分为单独接地,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其切断时间应符合TT系统的要求。如外露可导电部分为共同接地,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其切断时间应符合TN系统的要求。8.6.4.17当IT系统配电线路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应由过电流保护电器或漏电电流动作保护电器切断故障线路,并应符合下式要求:8.6.4.18严禁PE或PEN线穿过漏电保护电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式漏电保护器及其与之配套使用的短路保护电器,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单独切断N线。8.6.4.19漏电保护电器所保护的线路及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地。8.6.4.20TN系统配电线路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时,宜采用下列接地方式之一:(1)将被保护线路及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漏电保护电器电源侧的PE线相连接,并符合公式8.6.4.6的要求。(2)漏电保护电器保护的线路和设备的接地型式如按局部TT系统处理,则将被保护线路及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至专用的接地极上,并符合公式8.6.4.10要求。8.6.4.21为保证在TN-C-S系统配电线路中装设的漏电保护与短路保护有足够的交叉范围(即无保护*区),宜采用电磁式或辅助电源可靠动作电压不大于66V(0.3Ve)的*式漏电电流动作保护电器。8.6.4.22在IT系统中采用漏电保护切断第二次接地故障时,保护电器额定不动作电流I△n0应大于第一次接地故障时的相线内流过的接地故障电流。8.6.5中性线断线故障保护8.6.5.1中性线N(PEN)断线故障保护系指有中性线配出,且以单相负荷为主的居住建筑的低压配电线路,因中性线断线而导致中性点电位偏移时,为保护人身和单相用电设备安全所采取的措施。8.6.5.2为防止或减少中性线断线,除应同时考虑下列因素外,还宜采用中性线断线保护:(1)N(PEN)线应满足本规范第7章对导线机械强度和本章第8.4节对载流量的要求;(2)导线的连接点应牢固可靠,并采取防止气化腐蚀的措施。8.6.5.3中性线断线保护电器应能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中的中性线断线时,自动切断负荷侧全部电源线路。8.6.5.4为有效抑制因中性线断线导致的电位偏移对人身或设备的危害,中性线断线保护电器应具有反时限特性(但欠电压除外)。中性线断线故障保护应与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或等电位联结条件相适应。8.6.5.5当采用单相中性线断线保护电器需要工作接地时,其接地极应满足下列条件:(1)当用于TT(局部TT)系统时,应与该系统中的PE线共用接地极,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30Ω。(2)当用于TN-S系统时,应与该系统中的PE线连接。(3)当用于TN-C(TN-C-S)系统时,应单独接地,不得与重复接地共用,并应保持保护装置的距离。当中性线断线保护电器与漏电保护电器配合使用时,其配电系统宜采用本款(1)所述接地型式。8.6.6保护电器的装设位置8.6.6.1保护电器应装设在维护方便、不易受机械损伤、不靠近可燃物的地方,并应避免保护电器工作时意外损坏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8.6.6.2保护电器应装设在被保护线路与电源线路的连接处。但为了维护与*作方便可设置在离开连接点的地方,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长度不超过3m;(2)采取措施将短路危险减至最小;(3)不靠近可燃物。8.6.6.3从高处的干线向下引接分支线路,为了*作维护的方便需将分支线路的保护电器装设在距连接点的线路长度大于3m的地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该分支线装设保护电器前的那一段线路发生单相(或两相)短路时,离短路点最近的上一级保护电器应能保证动作;(2)该段分支线应敷设于不可燃的管、槽内。8.6.6.4短路保护电器应装设在配电线路中不接地的各相上。对于中性点不接地且无N线引出的三相三线配电系统,允许只在两相上装设保护电器。8.6.6.5在TT、TN系统中,如果N线截面小于相线,则N线应装设相应于该导线截面的过电流检测电器,该检测电器使保护电器断开相线,或同时断开相线和N线;但如果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则N线上可不装设过电流检测电器:(1)线路的相线保护电器已能保护N线;(2)正常(可较长时间缺相运行的线路除外)工作时,可能通过N线的最大电流明显地小于该导线的载流量。8.6.6.6IT系统不宜配出N线,如有N线配出时,需要在该N线上装设过电流保护电器,并用来使包括N线在内的所有带电导线断电。但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遵守本规定:(1)当个别N线的短路受到装设在供电侧保护电器的有效保护;(2)如果个别线路是由漏电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保护的,且其额定漏电电流不超过相应N线载流量的0.15倍。8.6.6.7中性线断线故障保护电器宜装设在三相四线制架空线路末端或单相分支线路首端。
    已有 3 个回答 07-29 08:08
  • 电气设备安装规范是什么?
    直埋电缆的敷设直埋电缆敷设时先要按选定的路线挖电缆壕沟,电缆壕沟的形状及宽度要求有以下规定: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下,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电缆受到机械损伤。电缆壕沟的宽度应遵循以下规定(10kv以下电力电缆):1根350,2根380,3根510,4根640,5根770,6根900.并且电缆沟应挖成梯形,即底面宽度+200
    已有 5 个回答 07-30 11:04
  • 电气设备安装规范是什么?
    配管的目的是保护导线,因而要求管路畅通到位,便于穿线及用户以后更换导线,并接地可靠。配管工作是电气工程中最普遍、最基础性的工作,其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优工作的成败。暗配管预埋质量不好将造成土建大面积的剔凿,严重影响结构强度;明配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优的观感效果。2凡敷设在需要破坏装饰或结构后方能见到的配管为暗配管,除暗配管之外的配管为明配管。暗配管包括敷设在墙体、顶板结构内的以及不上人的封
    已有 5 个回答 08-25 06:07
  • 电气设备安装规范是什么?
    1、暗配管预埋质量不好将造成土建大面积的剔凿,严重影响结构强度;明配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优的观感效果。2、凡敷设在需要破坏装饰或结构后方能见到的配管为暗配管,除暗配管之外的配管为明配管。暗配管包括敷设在墙体、顶板结构内的以及不上人的封闭吊顶和固定封闭的竖井内的配管。可上人的吊顶内(有人行通道的吊顶)、不封闭式竖井通道内的配管为明配管,其管路走向及支架、固定均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
    已有 5 个回答 08-31 10:36